公交车惊醒发明梦想
有点陈旧而干净的阳台,阳台上排满了各种工具,这就是长沙下岗职工谢军和周中元的发明创造工作室。
看着堆放在一起的几把密码锁,谢军显得感慨万千。他介绍说,1987年时,哥哥出国回来,带来了一辆摩托车,这在当时的长沙,是显得“非常拽的”。然而,在同事朋友的羡慕眼光中,他也感到非常苦恼,那就是自家楼下停放的自行车,离开后不到几分钟,就被人撬开锁偷走了,而自己非常拉风的新摩托,自然成了一家人的心病。为此,他一直在寻思,“要发明一把小偷不能撬的锁”。
正是因为这种想法,使得当时在某国营企业上班的谢军,经常下班后一边骑着摩托车在路上行驶,一边思考怎么发明锁的问题,而忘了踏油门,使得车速越来越慢,直到后面的公交车鸣喇叭,才把他从发明的梦中惊醒。
温州锁厂
妻子赶不走阳台上的发明家
“我正式动手研发密码防盗锁是在12年之前。”谢军介绍说,那时正好是1997年。
当时的他,已经下岗有四年了。在四年期间,谢军先后打过工,做过生意,但因为满脑子都是“锁”,一直做事心不在焉。直到1997年,他感觉心里有底了,于是一头栽进锁的发明创造中。因为家里狭窄,他只好把工作室搬到阳台上去,虽然阳台上冬冷夏热,但他仍然没日没夜的窝在阳台上敲敲打打。
因为一心搞发明,谢军家庭经济一落千丈,只得靠年老的父亲那笔退休金接济度日。为此妻子气得和他多次争吵,想让丈夫走上“正道”,去打工挣钱让一家人过得像个样子。
就这样,靠着老父退休金的接济,一直到2004年,谢军经过反复试验,终于发明出了没有锁芯的密码防盗锁,让擅长利用小铁片等工具撬锁的小偷,无法从锁芯下手把锁撬开。
就是这把无芯密码锁,第二年获得了国家专利。
曾有老板欲以80万要求转让技术
然而,对这把获得国家专利的密码防盗锁,谢军还是感到不够理想,但不知该怎么去完善它。
温州锁厂
事情在2008年有了转机。在这一年,谢军遇到了同是下岗职工的长沙市民周中元,周原是长沙某配件厂的一名车工,对机械等一些元件有着深厚的专业技术。两人认识后,决定对密码防盗锁进行升级改造。经过几个月的试验,在周中元专业技术的指导与配合下,密码防盗锁终于升级成功,并又获得了两项专利。
和谢军一样,周中元也是一个只知道干实事的人。接受采访时候,他站在一边,除了用一个15磅的液压剪向旁人试验着密码防盗锁的硬度外,很少说话。不过,他也有点感到自豪,那就是这个密码防盗锁升级之后,就受到不少投资人士的关注。
周中元介绍说,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,在再获两项专利技术后,有一个广州老板找到他们,准备花费80万元,希望能转让他们的技术,但因为当时两人准备自主创业,所以婉言谢绝了。
现在,两人为了发明,已花费了家中所有的积蓄,还向亲戚借了不少钱,所以“非常想找一个懂得投资和营销的合伙人,把这个密码防盗锁大量生产出来,让发明的成果能为市民服务”。
温州锁厂